近日,新華社在其海外社交媒體平臺(X、Facebook、YouTube)及新華網海外版上報道了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研發的主纜檢測機器人“攀登者號”(CCRobot-M)在重慶寸灘長江大橋開展智能化檢測。

繼在郭家沱長江大橋邊跨主纜爬行登頂后,“攀登者號”此行攻克橋梁中跨主纜,順利登頂索塔。據現有公開資料,這是國際上首款沿主纜登頂索塔的機器人,填補了業內空白。

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簡稱AIRS)依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多個世界頂級研究機構設立,致力于開創一個嶄新的研究院模式。

?

模塊化設計、高效安裝

高通用性,全覆蓋檢測

“攀登者號”是以懸索橋附屬設施中的扶手繩作為攀爬載體,兩組抱靴交替開合、蠕動前進的主纜外觀檢測裝備。經過多次迭代,此版“攀登者號”性能大幅提升。機器人具備變軌功能,抱靴間距可橫向調整,能更好地適應不同懸索橋纜索系統環境;仿生蠕動技術,兩組抱靴交替開合,運行過程中始終有兩組抱靴處于抱緊扶手繩的狀態,從爬行機理上確保機器人安全不墜落;整機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組裝過程更加高效,并且簡化后期維護和升級工作。

機器人攜帶的視覺傳感器陣列采取環形包圍式分布,增加了自動調距功能,檢測相機安裝在由輕質復合材料構成的支撐臂末端,可根據主纜直徑自動調節位置,獲取高清表觀圖像,實現主纜全覆蓋檢測。

視覺傳感器環形包圍

?

測試中,“攀登者號”協助排查出螺栓松動、缺失、凹坑等缺陷,并在中跨成功登頂索塔。此次登頂驗證了“攀登者號”卓越的動力性能和長距離攀爬能力,為懸索橋主纜智能化檢測提供了新裝備和新方法。

?

機器人“各司其職”

守護橋梁健康

除了面向主纜檢測的“攀登者號”,AIRS特種機器人中心還研制面向斜拉索檢測的機器人CCRobot-C。CCRobot-C擁有優異的速度、高負載能力和出色的越障性能,可搭載包括視覺、漏磁等多種檢測儀器進行多維度檢測,適用于拉索、吊索,具備自主作業、數據實時無線回傳等功能。該款機器人已在重慶、浙江、湖北等地落地應用。

作為特種機器人中心全橋檢修機器人群組中的成員,兩款檢測機器人在主纜和吊索上“各司其職”,為城市橋梁安全保駕護航,助力我國交通強國建設。這也是AIRS積極響應“機器人+”應用行動、聚焦典型應用場景開展機器人研制的重要體現。

CCRobot-C

攀登者號


特種機器人中心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常務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長丁寧博士帶領,中心面向橋梁、隧道、輸電線路、地下管網等城市基礎設施的維護管養與應急處置需求,研制可輔助或替代作業人員前往急、難、險、重等高風險區域進行工作的自主檢修作業機器人系統,致力于推動人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

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

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for Society,簡稱AIRS)是深圳市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多個世界頂級研究機構建立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之一。

AIRS致力于開創一個集政府引導、國際聯合、大學依托、企業合作、創投融資、雙創孵化于一體的研究機構模式,重點開展AI與機器人的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突破,包括AI、具身智能和機器人在醫療、工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應用,為國家戰略產業培養國際化人才,賦能企業創新,助力產業孵化,服務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