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類崗位 - 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 (Ref.PR2025/092/01)
研究院簡介
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辦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研究院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體認天理、經世治平”為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個立足深圳、放眼全球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思想重鎮與政策研究型智庫。研究院由政治經濟學專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領銜,聯合眾多具有國際學術背景的杰出教授、學者和研究人員參與其中。
研究院培養具有國家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為區域及國家的戰略發展提供及時的、富有預見性的政策分析。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 從全球視角出發,聚焦中國改革開放、經濟政策、企業政策、科技政策、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國際戰略和外交、全球發展與治理、粵港澳大灣區、南方共同市場領域等的研究;
? 以政策咨詢為主攻方向,在所有重大政策領域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及企業提供政策分析和決策咨詢;
? 圍繞中國政治經濟學建設構建中國的知識體系;
? 舉辦主題性質的政策培訓班,就國際關系、內政外交、公共政策、城市管理、可持續發展等主題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相關部門公務員或企業高管進行培訓;
? 打造政策、理論、人才培養相結合的知識與政策領域的國際交流平臺,提升國家在國際和外交問題上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迄今為止,研究院共出版政策報告百余篇,其中多數已被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所采用;成功主辦各類學術活動十余場,其中我院自主學術交流活動品牌“海納講座”和“百川論壇”被國家主流媒體廣泛追蹤報道。我們的愿景是成為中國智庫的中堅力量,把業界和知識界結合起來,填補學術界和政策界之間的鴻溝,為探索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注入思想動能。
院長介紹:
鄭永年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
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
羅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中國政策叢書》(China Policy Series)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World Scientific)《當代中國研究叢書》(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共同主編。獲中國北京大學法學學士(1985)、法學碩士(1988)、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碩士(1992)、博士(1995)。歷任中國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所長。曾任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研究基金研究員。主要從事國際關系、外交政策、中美關系、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近年來,先后出版和主編著作近百部,其中英文專著10部。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招聘崗位
資深研究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訪問學者
崗位職責
1. 從事公共政策、全球事務、國際關系、全球政治,經濟或相關領域的學術和政策研究,并承擔相關科研項目管理任務;
2. 參與研究院開展的相關活動,包括論壇、圓桌討論會和公開講座等;
3. 參與研究院與全球其它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
4. 完成研究院的其它任務。
任職條件
1. 擁有在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或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從事公共政策、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經濟、大數據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也包括對這些領域深感興趣的理工科類研究者;
2. 能夠熟練使用中英雙語作為工作語言,撰寫研究論文和政策分析報告;
3. 扎實的科研背景和高質量的論文發表記錄;
4. 遵守學術道德,能夠與不同領域的同事進行交流與合作。
薪酬待遇
研究院依照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相關規章制度,根據申請人的資歷和經驗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并根據中國的現行勞動法提供法定福利。對于高端領軍人才或研究特別突出的拔尖人才,薪酬待遇可面談。
工作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或前海辦公樓。
申請流程
申請者可將最新簡歷、學位證書、近年代表性論文發送至iia_hr@cuhk.edu.cn直接進行申請。初次審查通過后,申請人需提供三封推薦信。
簡歷應包含以下信息:
1. 研究領域和研究興趣;
2. 個人信息,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獲獎情況等相關信息;
3. 已發表論文,需注明作者、相關期刊影響因子及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