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語言藝術、思想與科學

主講嘉賓:馮勝利 教授

日期:2018年3月9日

時間:16:15-17:30

地點: 道遠樓一樓理事會會議室

語言:中文

 

講座摘要:

         語言是人類的天賦,它既是藝術,又是思想,也是科學。

         作為藝術的語言(語言本身的藝術屬性),它有聲韻參差、音節長短、節律快慢 —— 語言是藝術的源泉;作為語言的藝術(用語言創造的藝術),它可以創造詩、詞、歌、賦 —— 語言不同而各顯其美。

         作為思想的語言(語言本身的思想要素),它有詞匯提供的世界、語句配制的邏輯 —— 語言是思想的源泉;作為語言的思想(源于語言的思想):二分結構的辯證思想(老莊)、形態標記的邏輯思想(亞里士多德)—— 語言不同觀念亦異;

         而作為科學的語言(語言本身的科學屬性),它有merge結構的基因屬性 —— 語言不同但結構同一;作為語言的科學(研究語言的科學):它催生了乾嘉皖派的理必科學(道理而不是材料的必然)、喬姆斯基的語言學革命……。

         從語言的藝術、思想和科學性上來看語言,我們可以對人類自身、知識的來源以及當代及將來思想和科學的創造有更深刻的認識。

 

講者簡介:

        馮勝利,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他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學士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語言學博士。兼任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北美漢語教師協會常務理事,以及近十種國內外語言學及語言教學雜志編委和國內外語言學雜志與出版社的審稿人。

        他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教授、中文部主任。作為韻律句法學的創始人,他的研究領域包括韻律文學、語法、歷史句法學、訓詁學。他是國際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語言學論叢》副主編,美國國家自然基金會項目申請評審人;現為近十種國內外語言學及語言教學雜志編委,以及國內外語言學雜志和出版社審稿人。他出版了10本書籍,120余篇中英文論文,并發表了100多次演講和會議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