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 | 學勤百樂餐:童年缽仔糕
清朝咸豐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臺山縣志》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里,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只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后人采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成就現在的廣東缽仔糕,以至風靡全國,甚則海內外。缽仔糕,晶瑩剔透,Q彈圓潤,爽滑可口,它們小小的,裝在一個個不到巴掌大的缽里。用支竹簽那么一轉,一扭,一串,拿在手里,對于那時同樣小小的我們來說,就像得到了全世界。后來的后來,校門口賣缽仔糕的阿姨不知道去了哪里。這樣的零嘴便成了小時候的回憶,簡單而美好。《新不了情》里,袁詠儀咬著缽仔糕時,一臉燦爛。等待缽仔糕制作的過程中,我們還將同大家一起DIY時令水果飲料,一口糕點,一口沁飲,滿滿享受,好不暢快。此次學勤書院百樂餐,學勤書院教你做缽仔糕——給他做一個菠蘿的,給自己做個珍珠的,回憶純真年代,紀念我們燦爛的童年。
時間:2017年10月22日(星期日)14:00
地點:學勤食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