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技術和精準醫療
講座主題:納米技術和精準醫療
主講嘉賓:王善祥 (斯坦福大學教授)
日期: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時間:16:30-17:3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道遠樓理事會會議室
語言:英語
主講嘉賓簡介:
王善祥博士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材料系和電機系教授,并兼任放射醫學系教授,斯坦福大學磁納米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以磁納米技術為核心開展的交叉學科研 究,在磁納米生物器件、自旋電子學及嵌入式電感器件領域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已發表SCI論文250余篇,申請專利53項。在國際會議做特邀報告100余 次。他是美國物理學會APS院士和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院士。
講座簡介:
納米技術在精準醫療(以及精密健康)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納米載藥的出現提高了癌癥治療的功效。本次講座中,我將介紹兩種由我的團隊研發的磁性納米技術以及它們顯著應用。
磁性篩選技術的出現使高通量富集的循環腫瘤細胞獲得了釋放能力,該技術使用磁性納米顆粒來標記循環腫瘤細胞,并與磁性過濾技術協同作用。為了后續表征,基 于納米管的試驗用于避免整體測試中,檢測從單個循環腫瘤細胞直接轉錄mRNA檢測的實驗誤差。大量的單細胞試驗能夠分離數以千計的單個肺癌細胞,可用于測 量在特定時間點的基因表達以及觀察單個癌細胞的時程。對基因突變進行血液分析讓醫生能夠進行個體化精準用藥,這能夠極大提高癌癥病人的存活率。
另一方面,基于磁性納米顆粒的磁納米傳感器在納米技術及生物醫療領域已引起了極大的興趣,該磁性納米顆粒被生物分子(如蛋白質和DNA)以及用于電腦硬盤 中的巨磁阻傳感器所標記。磁納米傳感器對蛋白質標記物的敏感度達到渺摩爾至毫微摩爾,因此能夠很好地用于疾病的早期醫療診斷。該技術平臺已被用于肺癌、前 列腺癌、肝癌、自身免疫作用、接觸放射線、肝炎及濫用大麻的體外診斷。磁納米傳感器也正在調整以應對醫療機構、移動醫療、全球健康,高通 Tricorder XPRIZE競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