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超導電性研究

主講嘉賓:林海青 院士

主持人:肖博文 教授

日期:2025年8月25日(周一)

時間:下午15:00-16:00

地點:行政樓西翼冼為堅國際會議中心(W201)

語言:英文

摘要:

本次報告將介紹我們在超導電性領域的研究進展,重點闡述為理解有機超導體和銅氧化物高溫超導機理所開展的工作。在有機超導體方面,我們針對多環芳烴(PAH)超導體,從苯(C6H6)到C30H18(含七個苯環)進行了系統的數值研究,并預言芳香烴中存在一個獨特的超導相。該超導相源于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其臨界溫度(Tc)在5-7 K范圍內。為解釋實驗發現、以期實現更高的臨界溫度,我們論證了電子關聯效應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銅氧化物超導體方面,我們基于一種被廣泛認可的電子結構色散關系,為層狀銅氧化物超導體構建了擴展的層間耦合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同系物中最大臨界溫度Tc的差異主要由次近鄰躍遷決定;而同一同系物內不同化合物的最大Tc差異則由層間耦合強度調控。當模型擴展至聲子媒介的超導電性時,上述趨勢依然成立。此外,我們還將進一步介紹銅氧化物中 Tc 與庫侖相互作用(如 Hubbard U)之間的普適關系。

主講嘉賓簡介:

林海青,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物理學院院長、講座教授。1978年3月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81年8月通過李政道先生主辦的“中國-美國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赴美深造,獲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83)、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1987)。之后在Brookhaven National Lab(1987-1989), Los Alamos National Lab(1989-1991), UIUC物理系(1991-1995)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工作(1995-2012)。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主任、香港物理學會會長、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 (IUPAP) 計算物理專業委員會主席。2009年創建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任主任和講座教授。2022年3月任浙江大學講座教授和物理學院院長。

林院士主要從事凝聚態物性理論和相關的計算物理研究,在凝聚態量子多體理論、計算方法、量子相變和糾纏以及納米顆粒表面等離激元的理論研究方面做出一些貢獻。2003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以表彰他在開發和應用量子多體系統計算方法方面的貢獻。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