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伊始,萬物復蘇。春山雅聚作為校級系列講座活動之一,迎來高校美育版特別活動。希望突破原有形式,通過深度交流等共創形式營造沉浸式藝術氛圍。

我們將與陶身體劇場(TAO DANCE THEATER)一起“慢行走”,以身體為筆,感受“此刻”的意義。

陶身體劇場的兩位創始人陶冶與段妮將來到學校,與大家交流并擔任工作坊嘉賓。

活動安排

01

陶身體茶話漫聊

時間:2025年4月2日(周三)17:00-18:00

地點:TC101駐校藝術家工作室

語言:中文

內容:來和陶身體喝茶聊天,暢所欲言。

02

工作坊 Ⅰ

時間:2025年4月2日(周三)18:30-20:00

地點:學生中心301多功能廳

語言:中文

內容:你將聽到來自兩位嘉賓的現代舞導賞,和現場體驗肢體的魅力。

03

工作坊?II?

時間:2025年4月3日(周四)11:30-13:30

地點:學生中心301及圖書館前水池旁

語言:中文

內容:你將在嘉賓的帶領下探索身體運動,并走到戶外來一場好玩的“慢行走”。

?

報名二維碼

*您可報名單場或三場活動,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嘉賓

陶冶

出生于重慶,畢業于重慶舞蹈學校。曾在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團、上海金星舞蹈團和北京現代舞團擔任舞者。23歲創立了陶身體劇場,創作“數位系列”作品《2》《重3》《4》《5》《6》《7》《8》《9》《10》《11》《12》《13》《14》《15》《16》《17》;“無數系列”作品《對照》;“藝術現場”作品《十二時》《無限行走》《動作世界》。被英國Sadler's Wells機構評選為New Wave Associates世界六位編舞家之一。曾應邀與山本耀司合作巴黎時裝周秀場表演,作為客席編舞受邀為云門舞集、荷蘭舞蹈劇場1團(NDT 1)委約創編作品,出演崔健電影《藍色骨頭》。多次跨界參與戲劇、服裝設計、影像等藝術創作。
?

2022年登上VOUGE雜志封面。2023年,陶冶榮獲威尼斯雙年展舞蹈銀獅獎。

陶冶的創作風格慣用重復限制的極簡手法,他讓舞者減掉手舞足蹈,只用脊柱律動,還減掉音樂,將身體變成移動的音響,甚至只讓舞者平躺跳舞,把身體二維視覺化,而作品名稱卻只用數字概括。超前的觀念對舞者與觀眾都極富挑戰性,被國外媒體評價為“毫無疑問走在最前沿。”

段妮

出生于陜西西安,曾就讀于陜西省藝術學校、以及由中國著名舞蹈教育家及曾任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團長(創始人)楊美琦女士創辦的北京舞蹈學院現代舞編導班(廣東班),在校期間曾獲ACC獎學金,前往美國舞蹈節學習交流。她首次將“放松技術”在國內進行系統性教學,其前沿的教學理念顛覆了國內舞者固有的身體運動觀念。

先后加入上海金星舞蹈團、英國倫敦阿庫漢姆舞團、美國紐約沈偉舞蹈藝術擔任舞者,2008年成為陶身體劇場創團舞者和藝術總監。作為國內首位被國際舞團邀請的現代舞者,在這一系列國內外的豐富背景中,段妮用自己身體的包容性接納了所有的理念與風格,并形成了她的身體語言和特質,兼蓄著柔軟和韌性,純粹與開放。她曾三度隨不同舞團在世界表演藝術殿堂紐約林肯中心演出,三次榮登《紐約時報》,獲得 “非凡強大的、令人敬畏的、控制力極強” 的高度評價。2019年由VOUGE推薦,被BVLGARI評選為“力量之光”杰出女性。

2022年登上VOUGE 雜志封面。2023年,段妮榮獲威尼斯雙年展舞蹈銀獅獎。

?

關于陶身體劇場

陶身體劇場(TAO DANCE THEATER)是由陶冶、段妮、王好創立于2008年的全職現代舞團,是中國首個應邀在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和法國巴黎城市劇院演出的現代舞團,也曾受邀在美國舞蹈節(ADF)演出,并擔任駐節藝術家。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連續五次委約舞團創作,六次力邀舞團在倫敦公演呈現作品。

舞團以簡約的創作理念及質樸的身體美學開創的“數位系列”巡回演出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四十多個國家,百余個不同藝術節,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并成為國際舞臺上備受矚目、最具當代性的中國舞團之一。

2015年獲新京報最藝術“年度新銳藝術家”。2023年,“致力于化繁為簡‘純舞蹈’美學”的陶身體劇場獲得了世界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威尼斯雙年展舞蹈銀獅獎。2024年榮獲《新周刊》中國年度新銳榜“年度藝術家”獎項。

2021年,陶身體劇場成立了DNTY藝術延伸品牌和陶身體教室,前者以“衣服應當跟隨身體”的設計理念釋放藝術家的靈感,結合服裝、音樂、舞蹈、影像等多元表演藝術的創意,衍生及分享舞者們的穿搭美學與生活方式。后者“關注更多人的身體”,推出圓運動體系課程,讓更多人發現“身體原來還可以這樣動”,去感受,去體驗,去探索身體像萬花筒一樣的無限可能性。

2024年,陶身體劇場以“為你而舞”的宗旨創立了2團,2團舞者不限于任何年齡、職業、國籍,意指陶身體2團的舞蹈創作及表達更貼近生活,與這個時代相連,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將身體就是劇場的理念融入到更多的人群。陶身體2團的表達領域更加多元,劇場、美術館、戶外、社區等不定空間,觀眾與舞者也將重建彼此之間的觀演界限,讓現場去共生出人人都是藝術實踐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