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紫涵 2019級 數據科學學院 學勤書院

編輯:李一揚 2022級 經管學院 道揚書院

主編:吳一鳴 2020級 人文社科學院 思廷書院

?

徐揚生校長為鄧學勤先生頒授榮譽院士證書及紀念牌。陳鳴/攝

?

鄧學勤 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榮譽院士

學勤書院董事會主席

正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2021年12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向鄧學勤先生頒授榮譽院士銜,以表彰他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和對大學及社會的重要貢獻。作為深圳第一代創業家,鄧學勤先生十分熱心公益與教育, 2016年,正中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同年,基金會捐資成立學勤書院。目前,正中公益慈善基金會對學勤書院的累計捐贈金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各式各樣的書院活動也在鄧學勤先生的支持下蓬勃開展。

在學勤書院的高桌晚宴上,鄧學勤先生提起了他的座右銘“我心光明”。對于好的教育與當今社會的大學,鄧學勤先生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寶貴的人生經驗要分享給同學們。

?

鄧學勤先生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陳鳴/攝

?

修己以善群,力行致良知

“許多人批評中國的高等教育不夠好,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大學要培養出怎樣的人才才能讓大家滿意?”

鄧學勤先生是學勤書院的捐贈者。在書院成立之初,他和多位不同領域的學者圍繞著“什么才是好的教育”這個議題,反復討論,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最終確定了將“修己以善群,力行致良知”作為院訓?!靶藜阂陨迫?,力行致良知”,意在教導同學們通過日常的磨練和修行來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從而與他人共同構建更好的社會。鄧學勤先生希望學勤書院的院訓不僅能夠教導港中大(深圳)的學生,他也期待著能夠將這種教育理念傳達給其他學校乃至全社會。

“中國小朋友的童年都是從西游記開始的,這個很重要?!笨v觀世界,許多文化是從信仰而非修己開始的,但是中國文化教我們從自我修行做起,這非常了不起。而修己的最終目的要落到“善群”兩字。學校與社會都是群體的,個人與群體連接,于是個人與社會就能串聯起來。這就是鄧學勤先生認為的“修己以善群”。

“力行致良知”的關鍵在于通過身體力行把良知找出來,“這個良知是什么,這很復雜,但是簡單地講,一個人看見老人摔倒了,去把他扶起來,這就是基本的良知,是作為人的善良?,F在社會看不見這些了,大家看見摔倒的老人不敢去扶,我們的教育最起碼應該把這些現象提出來?!背俗罨镜膫魇谥R,鄧學勤先生認為我們的大學需要從“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個角度出發,去持續探索好的教育。 “學勤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學習素養要好,但更重要的是可以為社會做貢獻,對社會形成正面的影響?!?/p>

這些年,鄧學勤先生用自己的行動一次次闡述著學勤書院的院訓。2016年,鄧學勤先生一手創辦了正中公益慈善基金會,基金會始終踐行回饋社會、扶貧濟困、關注教育事業的公益初心,積極開展了多項公益活動和捐贈行動,將善念和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提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鄧學勤先生表示,個人價值不能違背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社會價值也離不開個人價值。

“一個成功的企業用財富反饋社會,這也是良知的一部分?!比粘I钪泻侠淼叵M、用企業賺的錢繼續投資、成立慈善基金會,這些都是鄧學勤先生心中回饋社會的方法。同時,他認為我們的社會不必要過多地表揚這件事,因為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拔疫@輩子都是做企業,我把企業做好就是最大的個人價值,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企業做不好,欠錢不還、員工失業,這就是對社會不好?!?/p>

同時,鄧學勤先生強調了我們的社會應當鼓勵個人價值,“沒有一個個卓越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的成功是空洞的。”因此,我們的社會需要讓中國成為一個包容、鼓勵、適合天才發展的地方,讓天才一個個涌現出來,推動我們國家的發展。而作為個體,我們應當全力以赴,發揮自己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

?

鄧學勤先生在2016年學勤書院高桌晚宴上做演講。學勤書院/攝

?

搭起大學與社會的橋梁

當前社會,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教育和學習主要在學校,鄧學勤先生并不贊同這一點,“受教育是全生命周期的,我已經工作幾十年了,每天的挑戰還是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就教育的內容而言,鄧學勤先生認為可以分成兩大方面:人文教育和專業教育。大學有很多課程教授學生專業知識,但是人文教育屬于基礎教育,關乎學生的“德”,卻常常缺失。鄧學勤先生表示,大學需要傳授給同學們人類社會的歷史和文化這些廣泛而宏偉的知識,以培育人文關懷。“大學差不多是價值觀形成的最后階段,因此,大學對學生的價值取向非常重要,如果在這個階段能有好的引導,那就很可能一輩子都受益?!比宋慕逃€可以幫助學生們鍛煉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等,這些都是走上工作崗位后重要的能力。雖然大學的教育把各種知識分開教給同學們,最終我們仍要回歸一體,這就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也是一個人的胸襟和眼界。

“很多同學剛出校園是不適應的,因為工作需要我們把專業知識和其他能力統一起來,完整做事,所以,我在想怎么把大學和社會的橋梁搭建好?!编噷W勤先生心中有個構想:在學勤書院成立一個模擬公司,里面有不同的職位和部門,同學們先構想怎么讓公司運作起來,再到正中集團參觀,跟著自己模擬崗位的真正員工,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這對同學們融入社會很有幫助”。

許多同學詢問過鄧學勤先生如何在大學的時候做好未來的規劃,鄧學勤先生表示,這種規劃很難做,因為工作后會遇到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對于大學生而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鍛煉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發展個人的心智和思維模式,都是至關重要的。“除了學校的教育外,同學們也應當早早地主動學習自己將來工作需要的能力?!编噷W勤先生在大學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時間一分為二,一半用來學習學校的課程,另一半根據未來工作的需要來安排。

關于大學生創業的問題,他鼓勵同學們有創業的念頭和思維,但是真正去做需要深思熟慮。作為深圳第一代創業家,鄧學勤先生認為,目前社會里創業的人往往是綜合能力較強的,創業思維讓大家重視自己需要的技能、發現自身的不足、觀察他人的做法,最終全方位地提升自我。但是,是否真正要去創業與我們對失敗的看法是緊密相關的,創業不是賭博,不能幻想創業一定是成功的?!霸S多人在創業的時候非常興奮,他們已經不理性了,成功的幻覺讓他們變得偏執。”創業失敗可能耽誤我們的時間、損失我們的錢財,但是不應該對我們的心智和心態造成重大的不良影響?!拔覀儧]必要賭博,創業的成敗、失敗的善后,這些都要深度思考,做好預案,做人也是這樣?!?/p>

2021年5月,鄧學勤先生專門去了長沙的岳麓書院,其中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生活的場景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皟炐愕睦蠋熒钤谕瑢W們中間,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成為同學們的榜樣,在老師們的影響下,同學們對自己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港中大(深圳)的書院也可以邀請更多的老師入住,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導同學們。”鄧學勤先生希望他心中理想的、充滿人文氛圍的書院,成為中國其他學??梢越梃b和創新之處。

作為一所結合東方與西方的學校,港中大(深圳)在鄧學勤先生的心中是十分獨特的。除了對書院制的贊許,鄧學勤先生也表達了他對同學們的期許——希望港中大(深圳)的同學們能擁有國際化視野,從入學那天起就以國際化的視角來看待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學習。學勤書院也一直致力于連結我們的同學和廣袤的世界,希望成為同學們“通往世界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