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通識教育部李瀟雨教授受邀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院外專家,為該館攝影作品收藏項目提供專業評估與收藏建議,協助豐富其外國文物部中的圖片影像館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介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負有留存民族集體記憶、傳承國家文化基因、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使命,也是國家文化客廳。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決定在天安門廣場東側新建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隆重推出中國通史陳列和中國革命史陳列,成為伴隨幾代人成長的社會教育大課堂。2003年2月,中央將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并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以更好展示中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引領文博事業發展。至2012年,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建筑面積增加到近20萬平米、擁有48個標準展廳,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目前,中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數量143萬余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當代文物、藝術品等多種門類,藏品系統完整,歷史跨度巨大,具有獨特鮮明特點,充分展現和見證了中華5000多年文明的血脈綿延與燦爛輝煌。

?

教師簡介

李瀟雨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通識教育部副教授(教學)。她長期關注視覺藝術、文化政治領域,致力于視覺研究、文化史研究與空間研究。

李瀟雨教授目前的學術興趣與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國形象研究、中國邊疆印象研究和空間研究三方面,取得了被中外學界廣為認可的成績。近年來她在《文藝研究》、《開放時代》、《文藝理論與批評》等頂級、權威、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英文論文由國際學術出版社 Routledge 出版發行。李教授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項,參與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一項,另參與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22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和深圳市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項目,并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屆教學創新比賽優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