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國際高等醫學教育高峰論壇隆重舉行 開啟醫學教育的新篇章

為積極探索新時代背景下醫學教育及醫療轉型的挑戰與機遇,尋求新時代醫學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徑,2月11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承辦的“大灣區國際高等醫學教育高峰論壇——新時代醫學教育:醫療轉型的挑戰”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辦。本次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擔任大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創院院長鄭仲煊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會理事長段崇智教授出席活動。邀請到國家衛健委領導、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女士等省市領導、國內外醫學院校領導、大學主管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

論壇現場國內外醫學教育專家學者云集,與會嘉賓共同探討新時代醫學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重點討論本科醫學教育課程、畢業后醫學教育標準和認定、大灣區醫學教育及醫療政策的融合、AI時代的醫學模擬教育等主題。本次論壇受到國內外師生、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吸引了線上線下逾1萬觀眾參與。

鄭仲煊院長致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院長鄭仲煊教授首先對所有與會嘉賓及受邀學者表示感謝。他提到,港中大(深圳)醫學院以“三色板”為理念,率先在粵港澳大灣區培養新一代的醫生,實現醫學教育轉型的使命:香港中文大學的世界級醫學教育是“底色”,符合國家教育部的醫學教育背景是“調色”,融合國際一流醫學院辦學理念和模式是“增色”。本屆論壇匯聚來自全球的杰出專家,共同探討在數字新時代下,如何培養新一代的醫生,以實現健康中國2030。鄭院長期待大家能從專家寶貴的醫學教育經驗中有所收獲。

徐揚生校長致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感謝所有參會嘉賓對本次活動的支持。他表示,港中大(深圳)是深港在高等教育領域合作的嘗試者,在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的支持下,經過九年的發展和探索成為了深港合作的成功樣板。其中,建設醫學院是大學自建校以來最重要、最重大的一個里程碑。徐校長還提到,國家的改革與轉型、大灣區的創新與壯大發展都離不開人才,大學身肩為社會培養人才、指明未來發展方向的重任,港中大(深圳)將充分發揮在地優勢,促進資源共享,在醫學教育、醫療服務等領域繼續尋求全方位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國家的醫學教育改革創新貢獻力量。

段崇智校長致辭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港中大(深圳)的成立是香港中文大學最具影響力的合作辦學成果。作為港中大(深圳)的理事長,他見證了大學的迅速發展并為此感到驕傲。其中,港中大(深圳)醫學院的設立,培養新一代的醫學人才,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兩校推出了許多創新、亮眼的合作項目,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全面融合,未來亦將繼續發揮兩校在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巨大優勢,助力大灣區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集聚。
隨后,與會嘉賓共同見證醫學教育國際合作簽約儀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與美國Medical Intelligence 10 (MI10)簽署MOU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以港中大(深圳)醫學院現有的課程設置為基礎,結合學院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圍繞6個“I”:Inspiration(靈感), Innovation(創新), Implementation(執行), Integration(融合),Impacts(影響力),International(國際化),共同制定融合MedEd2030?智能醫學的“十大模塊”醫學教育課程。
在主題演講環節,加拿大健康科學院前任院長Carol HERBERT教授、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AIMED創始成員Anthony CHANG、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院長鄭仲煊教授分別就“新時代的醫學教育: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醫療轉型下的醫學教育”“新一代的醫生:基因型和表現型?”“現代醫學教育:東西方融合”發表主題演講。
在圓桌討論環節,國家衛健委領導、省市領導、國內外醫學高等教育專家等與會嘉賓,圍繞新時代醫學教育改革、“健康中國2030”戰略指引下的現代醫學教育等主題分享精彩洞見,進行交流和探討,并與線上線下觀眾互動,現場氣氛活躍。
最后,鄭仲煊院長作總結發言,他再次感謝所有專家、與會嘉賓以及幕后的工作人員,今天的活動舉辦得非常成功。鄭院長希望,本次大灣區國際高等醫學教育論壇能作為催化劑,讓更多的科學家、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員等能走到一起,開展更密切的合作,期待明年能夠再次相聚!
本次論壇在醫學教育研討交流過程中有效地錨定醫學教育發展方向,相信通過海內外醫學教育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為開辟新時代醫學教育體系、加快醫學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持,促進國家醫學教育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