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國家公祭日 | 勿忘國恥 吾輩當自強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諼,祈愿和平。
今年12月13日是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國上下哀悼死難同胞。
歷史不容詆毀,國恥必當銘記!不忘中華民族的苦難,方能勠力同心謀復興。
在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5周年之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體師生共同哀悼遇難同胞,惟愿這歷史痛感成為我們一代一代人永不消逝的記憶,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
港中大(深圳)學子心聲
成竹
理工學院 學勤書院
因為南京大屠殺,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據戰后統計,超過三十萬人在這場大屠殺中喪失生命。長達6周的大屠殺行動和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殘忍至極。12月13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不要因為時間的流逝導致我們對國恥的逐漸遺忘!
—— - —— - ——
?
何語涵
數據科學學院 祥波書院
真正的結束,不是死亡,而是被人遺忘。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么關系?關系就是,我在這片土地上安穩成長,有人為這份安穩付出血淚,付出生命,而這段距離我們八十五年的歷史將不再隱入塵埃。
我有義務銘記與傳承這段歷史,如同那句“長存的是歷史,更是正義與和平。”
—— - —— - ——
?
蔣依霖
數據科學學院 逸夫書院
自我幼時,每年的12.13南京上空都會拉響防空警報——每一聲警報都像在喊著,“南京,南京。”?后來,這一天成了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也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這場暴行始終是人類榮耀之中的一個污點。
—— - —— - ——
?
秦瑜蔓
經管學院 逸夫書院
近年來看到一張張像“戰時遺孤”一樣的照片擺在公眾面前,我才試著想象那觸目心驚的場景:流離失所,生死逃亡,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葬身于魔鬼的刀槍之下。生活在今日富強中國的我無法想象那個時代的瘡痍。
“不必怕讀華夏的傷,因為那些力挽狂瀾的志士太值得被記住了。” 不止那時的仁人志士,曾無力逃脫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也值得被我們銘記。他們每一個人的悲劇,都應該是通過遙遠的時空,喚醒當代我們的民族記憶,勿要走在坦途,卻忘記了來路。
謹以此敬1937年于中國南京蒙難的所有同胞。
?

?
內容來自新華網、國家公祭網、央視新聞、
CUHKSZ青年會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