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的春節,你同樣幸福嗎?—— 賈建民教授研究團隊告訴你答案
? ? ? “就地過年”的春節? 你同樣幸福嗎?
? ? ? ?2021年春節,新冠疫情打破了人們過年的傳統習俗,「就地過年」成為主流趨勢。
? ? ? 在這個親人團聚的傳統佳節,那些沒有回到家鄉「就地過年」的人們今年過得開心嗎?哪些因素影響了人們春節的幸福感?疫情時代如何保持幸福感?
? ? ? 為了尋求這些答案,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賈建民帶領的研究團隊開展了全國性“春節幸福感與疫情應對”問卷調查。
?

賈建民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校長講座教授
?
? ? ? ?賈建民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及教育部講座教授。賈建民教授擔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營銷科學學會(MSI)學術董事、以及美國《Operations Research》雜志副主編等。2019年,因其在管理學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賈建民教授榮獲“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
? ? ? 2月20至23日期間,共收集調查問卷3419份,樣本來自全國247個城市,以20至40歲的年齡段為主,男性占49.28%,覆蓋不同的社會群體。
? ? ? 總體調查結果顯示:就地過年人群的春節幸福感雖顯著低于回家(異地)過年的,但兩者相差不大。總體上,今年春節,人們的幸福感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 ? ? 今年春節就地過年的群體占37.26%,他們的春節幸福感平均值為5.16(1為最低,7為最高),略低于異地過年群體的得分5.32,雖然差別具有顯著性,但相差不大,都介于比較開心與開心之間,其中兩個群體開心和很開心的人數占比分別為43.88%和48.07%。與去年的調查相比,今年春節人們的幸福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其平均值從3.68增加到5.26,不太開心和很不開心的人群占比從去年的36.33%降低為6.87%。
? ? ? 在就地過年的人群中,表示響應政府號召和因為疫情原因留下過年的占比分別為77.24%和71.90%。在異地過年有出行的人群中,為探望父母和老人的占比為81.72%,探望孩子和配偶的占21.91%,探望其他親朋好友的占67.93%,而旅游度假的只占5.92%。面對疫情,人們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總體上度過了一個幸福、平安的春節。
? ? ? 新冠疫情仍然是人們面臨的主要威脅,感受到有較大、很大和巨大威脅的人群占比仍高達74.90%,這一廣泛和持續的威脅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有18.7%的人群感受到壓力較大、很大和巨大。調查分析發現,雖然就地過年和異地過年的兩個群體在感知威脅和壓力不存在顯著差別,但是他們之間在疫情應對行為和生活方式上存在顯著差別。選擇就地過年的群體他們有更多和更強的防護行為,包括外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回家時清潔自己;他們更加傾向于待在家里,因此在外出就餐、朋友聚會、商店購物、看電影或演出、外出旅行等戶外活動方面要顯著低于異地過年的群體。同時,這兩個群體在春節聚會方面也存在顯著差別,異地過年的群體春節期間跟親朋好友聚會的頻率與去年相近,而就地過年的群體春節聚會的頻率要顯著低于去年,前者有26.25%的人群的春節聚會比去年減少較多和很多,而后者這一占比為53.62%,這可能是由于春節期間多數本地朋友離開,減少了選擇就地過年人群的聚會機會,而沒有返回老家自然失去了與親人和朋友春節團聚的快樂。
?

? ? ? ?
? ? 分析揭示,感知壓力是春節幸福感的“最大殺手”,過去一年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和持久的抗疫環境,給人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壓力,并會引發抑郁等各種心理疾病。疫情感知風險對于春節幸福感的影響正是通過增加感知壓力來達成的。疫情感知風險也會通過減少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的聚會給幸福感造帶來負面影響。對于疫情的防護行為,它不但對春節幸福感產生直接的正面影響,還會通過減少感知壓力來間接的提升幸福感,但是防護行為高的群體會減少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的聚會,從而也對春節幸福感產生負面影響。
? ? ? ?另外,研究發現身體健康好、收入高的家庭春節的幸福感更高,感受的壓力更低,年齡和文化程度對幸福感影響無顯著差異。但在疫情應對行為方面,女性、年齡大、身體狀況良好、收入高的人群會采取更多的防護措施。做過核酸檢測、經歷過強制隔離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春節幸福感。?
? ? ? ?春節幸福感還存在地區差異,全國主要城市春節幸福感排列前5名的城市依次為:青島、長沙、合肥、濟南和杭州;春節聚會最頻繁的城市依次為:杭州、長沙、南昌、合肥、廈門、以及武漢。去年疫情爆發的中心武漢市,雖然其民眾的春節幸福感還處于城市中的較低水平,但戶外活動已經恢復到較高水平。由于春節前河北遭受疫情,石家莊市等地實施封城并全員檢測,大量人群處于隔離狀態,影響了人們過春節的感受,使其春節的幸福感在主要城市中處于最低水平,人們的風險感知也最高,采取的應對行為最多,其戶外活動和春節聚會在所有城市中均處于最低水平。?
? ? ? ?面對嚴峻復雜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勢,為減少春節期間人員的大規模流動,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全國多地先后倡議就地過節。許多民眾積極響應號召、克服個人和家庭困難,以犧牲“小我”顧及國泰民安的大局,減少了一些個人的幸福感。然而,「就地過年」有效減輕了防控壓力和春運壓力,為疫情防控和社會安寧大局做出了貢獻,這也會讓大家對團聚和親情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