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成立儀式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干熱巖開發戰略研究高峰論壇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道遠樓舉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院士、副校長朱世平院士、副校長阮健驄等校領導,中國工程院何繼善院士、謝和平院士、曹耀峰院士、趙文智院士、金智新院士、劉合院士、郭旭升院士、陳曉紅院士、孫麗麗院士,東華理工大學校長孫占學教授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副總經理焦方正等專家學者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院士、副校長朱世平院士、副校長阮健驄先生以及研究院院長何繼善院士、趙文智院士、金智新院士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從左至右:阮健驄副校長、朱世平副校長、徐揚生校長、何繼善院士、趙文智院士和金智新院士為研究院揭牌

?

致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平臺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擔任創院院長,目前已邀請八位院士及多名教授領銜四大研究領域。研究院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二級機構,將采用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致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的科學保障和技術支撐。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代行院長崔曙光教授主持成立儀式

?

研究院將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域特點,開展城市地下空間安全防控、城市戰略儲備能源、海洋城市戰略物資勘探開發和智能感知探測系統等綜合研究,在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科學探測和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地熱能源和海洋資源,結合深圳在電子信息、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優勢與人才優勢,打造集理論研究、儀器開發、示范應用于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研究中心和綜合研究平臺。

?

研究院落地深圳將獲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副校長朱世平院士在成立儀式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之一的深圳正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海洋資源豐富、人口密集、能源需求量巨大、資金和技術儲備高。在粵港澳大灣區科學合理地探測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地熱能源和海洋資源,可獲得比全國其他地區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朱世平院士代表大學對研究院提出三個期望:一是希望研究院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學術研究中心,包括面向全球吸引一流的專家學者、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堅持全球化的研究視野,構建融合國際和中國發展經驗的知識體系。二是希望研究院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重鎮,對國際國內在地下空間與能源發展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能做出獨到的、富有原創性的分析與研究,產出對未來發展有指導意義的科研成果。三是希望研究院加強與政府和社會共同體的密切合作,開展具有前瞻性、富有深度的學術研究和產業研究,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朱世平院士致辭

?

? ? ? ?何繼善院士在致辭中提出,目前資源短缺和能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調整能源結構、改變能源不合理結構的現狀,是克服能源制約的首要問題。地熱能作為一種清潔環保的新能源,具有儲量巨大、分布廣泛、綠色環保、穩定可靠等特點,未來前景廣闊,尤其是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開展干熱巖開發利用將成為研究院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

?

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院長何繼善院士致辭

?

我國干熱巖資源豐富極大促進能源結構調整

在隨后舉行的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干熱巖開發戰略研究高峰論壇中,來自多所高校的專家教授分別做主題演講。在專題研討環節,參會院士及嘉賓們對研究院成立表示衷心祝賀,并就東南沿海地熱資源議題進行了充分探討。

?

東華理工大學校長孫占學教授作專題報告

? ? ? 東華理工大學校長孫占學教授就“南嶺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中生代花崗巖放射性地球化學特征及巖石圈熱結構對比研究”進行專題報告。

?

中南大學李杰博士作主題報告

? ? ? ?中南大學李杰博士做了題為“東南沿海干熱巖探測實踐——以海南為例”的主題報告。

?

中南大學譚慧博士作主題報告

? ? ? ?譚慧博士做了題為“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干熱巖開發戰略研究”主題報告。

?

中南大學李帝銓教授作主題報告

? ? ? 李帝銓教授做了題為“基于廣域電磁法的青海共和盆地干熱巖勘探開發”主題報告。

?

據介紹,地熱科學研究是未來能源科學研究重要方向,同時也是國家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重點研究項目,干熱巖的開發利用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國干熱巖資源非常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加快開發利用干熱巖將對能源結構調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專家認為,地下空間探測和研究與大數據研究、智聯網絡有機結合,能有力推動智慧城市、透明地球的構建。而我國地熱資源目前仍處勘探開發初期階段,前景廣闊,未來應用方向包括油田高溫高壓異常區開發、余熱利用等等。

參會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