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主管人員介紹辦學進展

?

? ? ? ? 3月15日,在濛濛細雨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9年傳媒春茗活動在大學逸夫國際會議中心溫馨舉辦。校長徐揚生教授、副校長羅智泉教授、副校長朱世平教授、副校長阮健驄先生、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協理副校長李學金教授以及各學院、各書院負責人著唐裝一同出席了本次活動。來自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鳳凰衛視、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深圳晚報、深圳衛視等60余家全國及省內外媒體朋友參加了本次活動。

?

傳媒春茗活動會議現場

?

? ? ? ? 港中大(深圳)通過每年舉辦的傳媒春茗活動,答謝全國媒體朋友對大學的長期關注與支持,感謝媒體通過向公眾準確傳達大學的聲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同時,活動通過大學主管人員介紹、新聞采訪、互動表演等環節,讓媒體多角度了解港中大(深圳)的辦學進展和師生風采。

? ? ? ? 由港中大(深圳)同學們帶來的民樂演奏、英文歌曲彈唱、越劇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在花團錦簇的活動現場烘托出生機盎然的春天氣息。節目展示了大學生蓬勃的氣息,亦展現了大學重視中西文化的交融、古今文化的通匯。

?

徐揚生校長致辭并介紹大學辦學進展

?

? ? ? ? 校長徐揚生教授為大家致歡迎辭并講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最新的辦學進展。在致辭中,他講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自2014年首次招生以來,一直秉承著香港中文大學的教育理念,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己任,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為國家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國際化人才。”

? ? ? ? 徐校長說:“五年當中,我們秉承著四句話的辦學理念——“一腔熱血”,我們大家都是憑著一腔熱血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的;“百年大學”,我們打造的學校不是一年的大學,不是五年的大學,不是十年的大學,而是至少一百年的大學;“千載品牌”,我們打造的是品牌,我們追求的是質量;“萬世良心”,教育是良心的事情,我們不是在辦公司或企業,我們是在辦一個學校。所以說“一腔熱血,百年大學,千載品牌,萬世良心”,我們用這四句話的辦學方針在創辦這所大學。大學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績,受到了深港兩地和來自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好評。”

? ? ? ? 徐校長在采訪中特別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這個特色我認為是國際化,同時允許新的創新機制在這里萌芽。而我們正在大灣區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平臺,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來此工作。大家在這個平臺里互相交流,互相滲透,催生靈感,帶來整個大灣區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就媒體記者普遍關心的港中大(深圳)2019年本科招生情況,徐揚生教授說:“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預計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共招收本科生1200人,相比去年稍有增加。人文社科學院擬新增 “應用心理學”專業。同時,港中大(深圳)將在福建省和江蘇省兩地新增綜合評價錄取招生,至此,港中大(深圳)在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山東省、福建省及江蘇省6個省市實行“雙軌制”招生模式,全國共設置深圳、杭州、上海和青島四個綜合評價考點,大學將于4月上旬發布招生簡章。”

?

副校長羅智泉教授接受媒體采訪

?

?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羅智泉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大學的師資與科研發展。他說:“截至2018年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引進知名教師280多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1位,各國院士及國家級專家30余名。目前引進的教師100%具有在國際一流高校執教或研究工作經驗。建校五年以來,港中大(深圳)逐漸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數據科學、未來智能網絡、生物信息學、新材料和能源科學、國際金融與物流、制藥和精準醫學等領域組建世界級專家隊伍,正在面向國家及珠三角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打造國際化科技創新平臺,完善學科建設。大學目前組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切哈諾沃精準和再生醫學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霍普克羅夫特高等信息科學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數據與運籌科學研究院和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等科研平臺。”

?

副校長朱世平教授接受媒體采訪

?

?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朱世平教授向記者介紹了大學關于就業的相關情況。他說,2018年首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成績喜人,就業率98.51%,位于國內知名高校就業率前列。選擇升學的畢業生以海外為主,其中63.64%的畢業生攻讀QS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十大學的碩士/ 博士學位,平均每人收到3份世界知名大學錄取通知書。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超過7成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平均年薪13.75萬元。2019年,港中大(深圳)第二屆本科畢業生預計有70%的同學選擇海外升學,同學們已收到來自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數百個offer。目前,理工學院的部分同學已取得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威斯康星大學、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等在內的30多個海外知名大學直博全獎offer。

? ? ? ? 選擇就業的同學也已經收獲包括華為、騰訊、微軟、百度、京東、可口可樂、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高露潔、特斯拉、飛利浦、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中國平安、中信銀行等在內的上百個全球知名企業的錄用通知。?

?

?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談到大灣區的特色—金融產業。蔡教授認為大灣區蓬勃發展的金融業對高端人才有著極高的需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為此提供了一系列的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開設兩個金融相關專業,研究生階段打破壁壘,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多項合作,包括金融工程專業碩士生的聯合培養,學校還在籌備金融方向EMBA項目,面向高層的金融產業管理人才。另外,今年大學也新增了金融學、經濟學的博士招生。截至目前,港中大(深圳)將開放的碩士研究生專業有:翻譯(筆譯/口譯)、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經濟學、金融工程、金融學、會計學、數據科學、同聲傳譯、全球研究和應用心理學,碩博連讀專業包括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金融學和經濟學。

?

徐揚生校長向媒體朋友贈送親手書寫的書法作品

?

? ? ? ? 在活動現場,有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四同學以及已經畢業的同學們,他們也紛紛向媒體記者朋友講述了各自的就讀感受。

? ? ? ? 2015級理工學院統計科學專業的本科生林圳同學,已經收獲了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南加州大學、明尼蘇達大學等在內的多個世界知名大學全獎博士錄取通知書,他即將修讀美國麻省理工全獎博士項目。在接受采訪時,他說:“進入大學時的目標,就是希望未來能去麻省理工深造。幾年來這個目標一直沒有改變,現在實現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個培養我實現了夢想的地方。感謝羅智泉導師,感謝在我大學生涯中遇到的每一位教授和老師以及同學們。”

? ? ? ? 2015級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呂懿惟同學,將修讀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計算機工程專業博士項目。回憶起這四年,呂懿惟說,大學里每一位給予她溫暖與幫助的教職人員,他們一點一滴的溫暖,都成為了她前進路上的動力。最想要感謝的是徐揚生校長,徐校長敏銳地發現她身上的特質,在她大學成長中給予強有力的鼓勵、支持與關心,在學習勞累時帶領大家爬山或春耕,還時常邀請他們去家里做客,暢聊未來。

? ? ? ? 2015級經管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的丁若虛同學,也是今年參加“最強大腦”的人氣選手,目前他已經被特斯拉(深圳)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錄用。在談到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的規劃時,他認為如果深圳擁有宜居、宜業、宜游的環境,并且可以提供足夠多的優質工作機會和工作崗位,大學生會非常愿意去參與到這樣的建設中去。他覺得留在大灣區、留在深圳工作,對港中大(深圳)的學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屆本科畢業生李芷璇,在本科畢業后選擇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繼續深造。談到創業,李芷璇認為她的成功與學校提供的良好的創業環境密不可分。她最初的創業想法來自于一門名叫“創新創業”的課程。隨后,在老師的輔導下,她和一名同學開設了一個學生服務平臺。通過這個項目,李芷璇在港中大(深圳)與星河股份合作的創業基金會中獲得了10萬的啟動資金,最終讓她的創業理想從“小打小鬧”成為一個成功的事業,她也以捐贈100萬的方式回饋母校對自己的培養與支持。

? ? ? ? 來自大三和大四學生組成的智能眼鏡團隊,正在研發的項目主要是結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的智能眼鏡,目前,眼鏡主要功能包括了在活動上展示的身份認證及信息展示功能,可用于安防與公共服務領域,也在逐步對眼鏡的外形進行修整,很有機會能進入社交場景。團隊成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非常感謝學校、校長對于學生創業的鼎力支持,給我們學生良好創業機會和平臺,在校園內也提供給我們的許多試驗場合,學校對于學生在科研創新合作方面的培養一直非常重視,同時也一直愿意讓學生接觸一些前沿的科技,像校內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實驗室,對我們項目的進展有很大幫助。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真正從學校走出去,吸引更多社會的關注,得到媒體和大眾的認可,能為深圳的這方面的產業進行服務。”

? ? ? ? 優秀的學子成就不僅來自于港中大(深圳)“學貫中西、匯通古今、融合文理”的培養理念,同時也得益于書院制的浸潤熏陶。在港中大(深圳)獨特的書院制中,不同文化及專業背景的同學共同生活在書院中,在課堂之外學習為人處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與審美品味,增強自信心與社會責任感,成為有參與意識和擔當的未來公民。

?

大學主管人員和與會嘉賓合影

?

?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走過日新月異的五年發展之路,時值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契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只南來鳳凰,筑巢引賢,灌溉桃李,將為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支撐和后備人才力量。

?

相關鏈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2019傳媒春茗活動上的講話

?


照片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