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會成員梁定邦博士在第三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致辭

?

?

徐校長、各位嘉賓、先生們女士們、各位同學:

?

? ? 今天是各位同學的畢業大日子,首先讓我祝賀大家并祝愿大家前途無量。

?

? ?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正面臨重大挑戰:每天媒體上都有報道,描繪我們好像處于內憂外患、水深火熱之中,經濟轉型、貿易戰等等信息每天都使我們煩躁不堪。但我對未來是充滿信心的,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在世界排行第二,雖然我們還有很多問題,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現在需要做重大的轉型,我們需要從集中管理為主導的經濟體制 (Command Driven Economy) 轉型至市場為主導的經濟體制 (Market Driven Economy),從工業生產為主導的經濟 ?(Industry Driven Economy) 至服務行業為主導的經濟 (Service Driven Economy),從國有產業為主導 (State Owned Economy) 的體制至混合產業為主導的體制 (Mixed Economy),從粗曠型的發展軌跡 (Rough and Ready Growth) 至細致有序型的發展軌跡 (Well planned and orderly growth),從基礎型的生產手段 (Rudimentary production) 至高科技型的生產手段 (High tech production),等等的轉型情況。我國這一類的經濟格局,有人稱之為,“中等收入”經濟狀況 (Middle Income Economy),而如果轉型不成功的話,將永遠困在“中收入陷阱” (Middle Income Trap) 之中。

?

? ? 今天的畢業同學已有一定的學識進入社會,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但我相信,你們每一位都有雄心壯志,向自己問道,怎么能為國家今后突破這個“中收入陷阱” (middle income trap)。 我們國家現在花了非常多的力氣、非常多的資源在教育方面,大家都受了教育,都會找到比較好的工作,你們有一個很大的責任和使命,你要怎么讓我們國家從中等收入陷阱中跳出來,這是今后比較長時間需要奮斗的一個目標。那么應該怎么做呢?可以參考我們學校的校訓,“博文約禮”,

?

? ? 校訓出自《論語》,在雍也篇記載:“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弗畔矣夫”。 錢穆先生解讀此句為:“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學,又能歸納到一己當前的實踐上,皆可于大道沒有背離了!” 結合原文與錢穆先生的意思,我以為,認為自己是個君子的人,必須要認識清楚學習的目的,那就是一方面要一生持續爭取淵博的知識 (lifelong learning),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之中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setting a livelong example) ,以激勵他人同時建立和諧進步的社會。

?

? ? 這個也是我們經常談到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出自西方文化復興時代的人文運動 (Humanist Movement),其先驅的學術累積成為后世啟蒙時代 (the Enlightenment),科學與工業革命 (Industrial and Scientific Revolution) 的基石,借用牛頓 (Isaac Newton) 的一句話,我們今天能看得更遠,皆因我們有幸能站在人文運動的巨人肩膀上。人文運動的先驅以當時的語言,即拉丁文,經常自問:Quam Sit humanite vivendum? (在我有生之年,怎么樣可以發揚人文精神?),即是,我怎么以知識服務社會。這個問題意味“知識”和“服務”有不可分割的關聯。

?

? ? 今天,國家需要每個國民為今后國家經濟發展從“中收入陷阱” 跳出來做出努力。為此,除了我校的校訓,我也推崇國父孫中山在1923 年到當時的嶺南大學所講的以下一席話:“我貢獻諸君的,就是要諸君立志,要有國民的大志,專心做一件事,幫助國家變成富強。這個要中國富強的事務,就是諸君的責任:要諸君擔負這個責任,便是我的希望!”

?

? ? 同學們,希望大家不負國父所托,繼續擴展你們的知識,樹立良好的榜樣,畢生為國家富強而努力,同時也為母校傳承母校“博文約禮”的精神,畢生繼續爭取淵博的知識,畢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

? ? 謝謝各位!

?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