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月26日,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著名作家、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梁鳳儀博士改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聯袂主演的話劇《我們的故事之亂世佳人》在廣州正佳劇場盛大開演。這是繼12月5日深圳場的圓滿公映后,港中大(深圳)在廣州答謝社會各界的專場演出。

? ? ? ?出席的嘉賓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著名作家、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梁鳳儀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副校長朱世平、協理副校長李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以及教育廳科技廳、發改委、物價局、人社廳、社科規劃辦等相關部門的領導,重點中學的領導及老師代表,在校學生家長、香港嘉賓及梁鳳儀書迷等各界關注大學發展的嘉賓。話劇的贊助方黃宜弘博士也蒞臨現場與觀眾們交流互動。

? ? ? ?梁鳳儀博士將她的同名小說《我們的故事之亂世佳人》改編為話劇,作為慶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獻禮,交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演繹,此舉昭示了兩校一脈相承的情誼。

? ? ?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表示,“我們是從香港中文大學過來的,香港跟內地是血肉相連的,而個體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總是緊密相連的。我們的杰出校友梁鳳儀博士對于香港與內地如何緊密相連、如何進行情感交流的題材有很深刻的見解,也寫得非常好,她非常用心地幫助我們來做這件事,我們的師生要全力以赴做好它,作為香港回歸的獻禮。此外,港中大(深圳)的興辦是香港回歸祖國、兩地共同繁榮的時代成果。”徐校長還表示,參與演出的學生中,不乏純理工科的學生,但是他們在演繹文藝作品時,也能發揮自己的理解,是大學文理融合教育理念的一個體現。“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學貫中西、融匯古今、文理融合,給予學生多種多樣鍛煉綜合素養、發揮所學知識的機會。”梁鳳儀博士也認為,港中大(深圳)師生的表現十分優秀,這次對舞臺劇的全力支持與資助,也是希望熱愛舞臺的同學有一個歷練的機會。

? ? ? ?此次上演的版本與之前在香港上演時交由他人改編不同,由梁鳳儀博士親任編劇,梁博士直言“原著是第一道創作,編劇是第二道創作”,在此次創作中她選擇了盡量忠于原著,希望展現給大家的“我們的故事”是香港人一路走來直至回到祖國懷抱后的艱苦路程,是有血有淚的故事。她表示只要有可能,就會將這個故事一直寫下去。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友,梁鳳儀博士感言到,“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脈相承的大學,大學的社會功能除了培養人才、傳授知識外,還應該注重文化的傳播。香港中文大學在這個方面一直非常重視,我希望可以通過話劇呈現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接受文化的熏陶,增強對家國責任感的培養。”

? ? ? ?該劇特邀加拿大知名導演潘煒強先生擔任總導演,何文匯教授擔綱主題曲作曲作詞,演員團隊全部是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生及老師,深圳市荔枝青年劇團參與指導和制作。從選角到正式演出歷時兩個半月,港中大(深圳)師生全陣容的非專業演員團隊自然且貼近現實的表現令梁博士感到非常驚訝且欣喜。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成立近四年,延續著香港中文大學的優良傳統及辦學理念。而作為港中大校友,梁鳳儀博士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之際,將一個以香港歷史為背景的故事帶到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本次話劇演出,不僅促進了兩校乃至深港兩地之間的文化情感交流,更用藝術交流的方式,從側面讓后輩學會從歷史的角度洞悉當今香港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現實,激發學生對于時事乃至家國命運的關注,意義重大。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一直以來,通過籌劃與承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大學品牌活動,以豐富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次話劇從籌備到正式演出,學生和老師、學生社團與學校行政部門共同協作,活躍了校園氛圍,也培養了學生的藝術素養。此次話劇也為學校的藝術社團提供了一次表現的機會,學生社團魅影戲劇社在話劇籌備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 ? ?就當今社會文化環境而言,文學藝術作品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原創力低下的“泡沫文化”浪潮中。梁鳳儀博士攜原創小說《我們的故事之亂世佳人》而來,親自改編,可謂原創典范,激發了學生對藝術的追求,及自身對藝術作品的真實表達。更在新鮮有趣的話劇排練和表演訓練中,有效地了提升了學生將文學思想和藝術創作相結合的創作態度。


照片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