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Alphago和李世石的圍棋游戲引起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廣泛討論和反思。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研究的發展現狀如何?它在未來扮演什么樣的重要角色?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教授為大學師生、深圳市民帶來了“人類從體力勞動到腦力勞動的解放”主題講座。

?????? 此次講座也是市政協2017年“委員社區講堂”的系列活動之一,深圳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戴北方,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陳倩雯,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曉莉,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黃漫娥,市政協副秘書長曹亞良,深圳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主任潘家棟,龍崗區區委書記張勇,龍崗區區委常委、兩辦主任李卓文,龍崗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臧動等嘉賓領導也親臨講座現場,聽徐教授講述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

?????? 人類社會近幾十年的現代化,幾乎都是針對人的肉體的解放,越來越先進的機械代替人的肉體的勞動,越來越先進的醫療技術維護人的肉體的運作,但是,大腦與心靈的解放,可能遠比肉體的解放更為重要。

?????? 作為人工智能方面的專家,徐教授不僅專注于機器人的科研,他認為,我們更要反思“人”在這一歷程中發揮的作用。人類社會正在從體力勞動的解放逐漸發展到心腦的解放,分工和組成將重新定義。機器人強項是記憶、邏輯、精準、快速,人的強項是直覺,感情,想象,創造。人應該發揮自己的強項,而非糾結機器人的強項,人在創造規則,創新文化,發揮創意等方面,有人工智能無法比擬的優勢,而無論人工智能為社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人類都應該在未來智能社會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在社會中起主導作用,發揮自己的強項,繼續引領社會的發展。

?

徐揚生教授簡介

?????? 徐揚生教授所研究的領域包括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專注于空間機器人、機器人設計與控制、服務機器人、穿戴式人機界面、智慧汽車、動態穩定系統和自學習系統,并在這些領域發表了6部專著和300多篇國際學術論文。他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是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以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 2016年11月14日,為表彰徐揚生教授對空間機器人、控制和動力學研究及地面實驗設施的研制做出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對我國航天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為航天系統的智能控制走向世界前列做出的貢獻,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國際永久編號第59425號小行星1999 GJ5命名為——“徐揚生星”。

?????? 徐揚生教授早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之后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2013年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任校長。?

?

港中大(深圳)舉行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簡介

?????? 在徐揚生教授的帶領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于2016年1月成立。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機器人(包括老年人服務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醫療輔助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智能混合動力汽車系統、智能穿戴界面、視頻監控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研究院將依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強大科研力量,聯合國際、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引進一批機器人、智能制造與自動化領域院士專家,籌建一批國家級實驗室,組建國際化的創新創業平臺,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助推創新創業團隊快速發展,促進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科研成果的快速市場化、產業化,推動龍崗區和深圳市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

?????? 據統計,到2015年為止,我國機器人市場的需求將達3.5萬臺,占全球總量的近17%,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將會著重實施產業化、引進國際化的團隊,力爭建設成為高水平、國際化和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研究基地和重要的應用示范基地。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校簡介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 截至目前,來自全球的3300多名優秀本科生、碩士和博士已經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始學業。長遠辦學規模為國內外學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

?????? 2017年,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4個不同民族的951名內地本科生有緣相聚深圳,見證新校園的落成,與大學共同成長。

?????? 港中大(深圳)今年在各地所錄取生源數量和質量仍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理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124分,文科平均分超過各地一本線81分,大多數?。ㄊ校┪目谱畹臀淮卧谇? %以內,理科最低位次在前2%以內,英語平均分達到135分。

?????? 大學注重國際交流和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截止至2017年10月,我校已與海外54所全球一流大學開展實質性合作,包括本碩連讀、聯合培養、校際交換、海外訪學和國際暑課等。具備海外學習經驗的學生占在校生總人數的比例已超過60%。

?????? 2017年,共有164名國際生申請港中大(深圳),經過嚴格的審核篩選,最終共有49名同學被錄取。較往年相比,被錄取同學中獲得全額獎學金的國際生人數比例不斷提升,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優秀國際生在關注港中大(深圳)。

?????? 面向國家及珠三角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大學已經組建世界級專家隊伍,在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大數據、新能源、金融和物流等領域打造國際化科技創新平臺。學校目前組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霍普克羅夫特高等信息科學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

?????? 學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師資,引進的師資大多為世界一流大學知名教授和學者,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院士。


照片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