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作為大灣區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積極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致力于打造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校園。在校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和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下,學校近日成功獲得廣東省教育廳頒發的第七批“廣東省綠色學校”稱號,這是繼2023年榮獲“節水型高校”榮譽后的又一綠色發展領域的成就,彰顯了學校在校園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顯著成效,也是對學校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培養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高度肯定。

自大學成立以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校領導層高度重視綠色化建設,以身作則推動綠色校園建設。校長徐揚生教授對校園環境的持續改善給予了充分肯定,強調校園應更綠、環境更怡人,用電用水更節約;分管學生事務的副校長朱世平教授積極宣傳能源利用知識,鼓勵學生為綠色校園作貢獻;行政副校長阮健驄先生撰寫《可持續綠色校園倡議書》,呼吁全體師生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廣大師生也踴躍參與各類節能及生態保護的實踐活動,為校園綠色建設貢獻力量。

副校長朱世平教授宣講節能知識

副校長阮健驄先生宣導節能理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制度建設為綠色學校建設的基石,構建了系統完備、科學高效的綠色學校管理體制。學校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發展的各個環節,制定綠色學校創建目標、保障措施及實施方案。同時,建立了涵蓋節水、節電、垃圾分類等全方位的綠色管理制度,并成立節能減排小組、校園景觀綠化小組,通過精細化管理與嚴格執行,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節水工作動員大會

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全面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滲透式教學,設立生態文明教育相關專業、通識與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的綠色素養與創新思維。通過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廣泛傳播節能減排理念,舉辦“低碳同心 節能同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4節能環保活動周”系列活動,激發師生的環保熱情與使命感。此外,學校還大力推動綠色創新項目的研發,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綠色發展提供智慧動力與技術支撐。

2024節能環保活動周活動現場

節能減排基礎設施建設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綠色發展的有力支撐。學校科學規劃校園綠化用地,匠心打造“四季常綠”“四季開花”的詩意校園景觀。運用行政與技術手段,全方位推進校園節水、節電工作,并通過優化設施設備運行、加裝智能監控模塊、加裝高效隔熱膜、安裝自動噴灌系統等手段,實現能源消耗的精準監測與動態調控。同時,學校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及雨水、中水回用工作,強化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與管理,借助智能化技術實現校園建筑及設備的綠色運行管理。

“四季常綠”校園

?“四季開花”校園

展望未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繼續高舉綠色發展的大旗,持續深化綠色教育在教學和研究中的深度融合,創新綠色教育模式與方法,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更多具有綠色素養、創新能力和全球視野的杰出人才。學校將積極推動綠色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推動綠色科技成果轉化,為構建更加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校園貢獻智慧與力量。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必將成為綠色發展的先鋒楷模,為生態文明建設和人類可持續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