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健康領域大咖教授齊聚我校 共話生命健康的奧妙
大師講堂與會嘉賓合影
?
? ? ? ? 7月8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主辦的“大師講堂”在大學行政樓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教授,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學術院長、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裴端卿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圣述德兒童研究醫院腫瘤系主任裴正康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裴有康教授應邀出席講壇并作主題講座。活動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葉德全教授主持。廣東省、深圳市以及龍崗區的嘉賓代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以及醫務工作者等社會各界近300位聽眾出席了本期“大師講堂”,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副校長羅智泉教授出席本次活動并為嘉賓授予大師講堂紀念牌。
? ? ? ? 此次受邀的四位教授都有長期從事健康領域科研工作的經歷。其研究和工作內容涵蓋了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環境治理和醫療改革等不同方面,講座內容既有很強的專業性,又十分貼近生活。
? ? ?? 裴端卿教授以《干細胞研究的進展》為題,講解了誘導多能性干細胞重編程過程中的分子機制研究,在體細胞重編程進程中,細胞命運的改變伴隨著大規模染色質重塑這個過程可以用簡單的二進制“開-關”來描述:首先關閉體細胞特異性位點,同時逐漸打開多能性相關位點;在染色質重塑的進程中,還發現Sap30作為一個重編程過程激活的重要因子,會通過去乙酰化修飾來抑制體細胞關鍵轉錄因子對染色質的調控。此外,他還介紹了一種經過優化的化學誘導iPS細胞的兩步方案,能夠簡單高效獲得化學誘導的多能干細胞,使化學誘導有望成為誘導多能干細胞的常規方法。裴端卿教授是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的常務副主任。他的實驗室還在繼續探索理解和操縱細胞發育命運的新方法,利用這些前沿科技來治愈疾病。
?
裴端卿教授介紹干細胞研究的進展
?
?

裴端卿教授講解細胞命運的編程與重編程
?
? ? ? ? 裴正康教授做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最新進展》主題演講。裴正康教授介紹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如何用基于微小殘留病、癌癥遺傳學和宿主藥物基因的精準醫療,以及使用非放療手段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并將此種最常見的兒童期癌癥的治愈率提高至90%以上。裴正康教授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在演講中著重介紹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機理和最新療法,以及他的研究團隊如何將這些新的治療方法帶給中國內地的病人。在演講尾聲,裴正康教授更對在場聆聽講座的本科生提出期望,并期待生命健康工作者研究與努力有助于人類盡早贏得抗癌之戰。
?

裴正康教授介紹關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最新科研進展
?

裴正康教授講解分子和免疫靶向治療
?
? ? ? ? 如何解決霧霾,有效緩解PM2.5?如何降低由污染誘發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裴有康教授在《PM2.5及氣候變化?》的主題演講中介紹了他的科研目標、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太陽能輔助大型清潔系統(SALSCS)的原理和案例。裴有康教授表示,氣候變化,包括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洪災和干旱等極端情況會帶來城市熱島效應、空氣污染問題,增加媒介傳播和水傳播的疾病疫情,包括瘧疾、登革熱和霍亂等。SALSCS通過過濾的方式有效降低PM2.5的濃度及其他空氣污染物的含量。其中,第2代帶噴水的SALSCS將以較低的成本收集PM2.5 和二氧化碳(噴淋NaOH)。裴有康教授擁有豐富的氣溶膠、納米顆粒和過濾技術的研究經驗。
?

裴有康教授講解PM2.5及氣候變化
?

裴有康教授介紹太陽能空氣清潔系統
?
? ? ? ? 陳竺院士以《中國大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為題,結合自身豐富的政策和實踐經驗,深度講授了中國醫療改革的概況與愿景。通過翔實的數據及案例,陳竺院士介紹了中國衛生健康事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與未來面臨的挑戰。作為一項基本人權與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生命健康對人類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他指出,中國大陸的醫療改革目前進行到第三階段,即“促進健康中國”——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

陳竺院士介紹中國大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
?

陳竺院士講解醫療改革及發展規劃
?
? ? ? ? 在互動環節,陳竺院士、裴端卿教授、裴正康教授及裴有康教授細致地解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博得大家的熱烈掌聲。理工學院大一學生陳欣怡聆聽了四位教授的分享,了解到生命健康科研領域的新動態,“四位教授在演講中都提到一點,國家政策的扶持在取得醫療領域的突破的重要作用。以急性白血病的救治為例,學術的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的提高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科研學者的努力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任若冰教授表示:“陳竺院士對我國醫療改革的介紹,既有詳實全面的數據反映過去所取得的成果,也提出了很多思考,讓我們更加了解醫療改革后續的思路,尤其是他針對深圳市提出的側重‘健康導向’的建議十分契合深圳市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方向。”即將修讀生物信息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劉燁州聽完陳竺院士的講座感受到他“健康為眾人”的熱忱、醫者的真誠和科研精神。“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陳院士在演講中提到他和團隊針對ATRA+ATO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長期療效的研究,PML-RARα 協同靶向療法可令病患200月存活率顯著提升。講到來自四川偏遠地區的一位青少年患者接受上述療法康復的個案時,陳院士的語氣尤其興奮。”國家對基本醫療保險的大力投入與穩健發展中的健康服務系統,讓病者有其醫,這是讓大家都期盼和欣喜的事情。
?
內容由傳訊與公共關系處、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提供
?
攝影:陳鳴(傳訊與公共關系處)
? ? ? ? ? 馬天泰(2017級經管學院、思廷書院)
? ? ? ? ? 張潤天(2018級經管學院、祥波書院)
資料整理:劉燁州(2018級理工學院、祥波書院)
排版|陳薇羽(2018級經管學院、思廷書院)
編輯 | 沈雅齡(2017級理工學院、思廷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