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訪談】港中大(深圳)理工學院的韓國教授李在衡
Prof. Jay LEE?
? ? ? ?李在衡 博士,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在能源系統工程,碳捕獲、利用及封存,和生物燃料及煉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李教授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之后在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和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Tech)擔任教授,于2010加入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教授于2月底至3月初,在我校開辦了《過程系統工程》短期課程。小編全程參加了短期課程,今天有幸借著采訪的機會和李教授一同探討大學的方方面面。
Q & A?
1. 什么原因吸引您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任教??
? ? ? ?首先,我認為中國會在經濟、科技、工業、制造和教育上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中國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大國,我也想投身到中國正在發生的飛躍中。其次,我之前訪問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里的教授們對工作的熱忱以及學生對學習熱情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所大學不僅秉承著優良的傳統而且銳意進取。再者,我和這兒好幾位教授相識多年,比如秦泗釗教授、Stephen Boyd教授等,所以對我來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2. 這兒的同學給您留下什么印象呢?
? ? ? ?這里的同學非常認真,對新鮮的事物非常感興趣。我上的短期課程,大家是自己報名參加而且也不計學分,但是有不少的同學全程參與到這次的課程。在課堂上,很多同學積極地提問,問題也都非常有趣。也可以說,學生們的求知欲常常讓我的教學過程事半功倍。
3.?您曾在加州理工學院讀博士,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些在那里感受嗎?
? ? ? ?加州理工學院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在很多學校,都有聰明的學生。但在加州理工學院,每個人都很聰明,其中一部分是極其聰明的,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的。其次,加州理工學院是一個追求學術純粹的地方。人們對吃穿用度不太講究,但對學術態度確實極為認真。
4.?我們大學可以從這些著名大學上學到什么呢?
? ? ? ?我認為學校的領導者非常清楚如何帶領這個學校走到更高的層次。在我看來,第一,擁有好的教授團隊和優質的生源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得到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第三,已經入學的學生,尤其是第一屆畢業生,應該要努力學習,他們應該要有高的素質。當他們步入社會時應當是成功的。
5.?您認為韓國、中國、美國的學生有什么不同呢?
? ? ? ?總體上他們是一樣的。最大的區別應該是西方的學生更被鼓勵去獨立辯證地思考。這一點對于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的過程中,你不僅被要求融入課堂、學習課本中的知識、聽教授的講課,更重要的是你要消化這些內容,就是可以用自己的話去解釋這些知識點。我認為目前西方更擅長以這樣的方式去教育學生的,但是隨著文化的交融,中國和韓國學生獨立辯證思考的能力也正在提高。東方的文化更傾向于傾聽和跟隨,即使有時聽到老師給的答案不滿意,學生也不會去反駁,因為擔心自己會被責備。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被教育在這種情況下,要勇于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我的意思不是說哪種文化更好,而是對于科研領域中,獨立思辨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方面,當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6.?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經濟、金融、會計等學科作為他們的大學專業,而越來越少的學生選擇理工科的專業。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韓國嗎?
? ? ? ?這個情況在韓國是一樣的。經管類專業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學科似乎給了人們更多賺錢的機會。但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不是銀行或者法律?,F在在韓國,有很多經管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我相信,這個趨勢,正在通過市場需求去調節。
7.?在亞洲知名大學中,英語教學越來越廣泛。但對于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同學們來說,使用英語去學習一些高深的理論是有一定困難的。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 ? ? ?這個話題在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也有被討論過,因為在KAIST所有課程都是英文授課。實際上,不僅是同學們會遇到障礙,有些教授也非常的不習慣。我們也遇到過一些學生和教授抱怨英文授課這件事情。但是,英語不僅僅是一種日常溝通用的語言,在科研領域中它是主流語言。所以我認為學會用英語去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有全球的競爭力,你需要去克服語言上的障礙。
8.?如果想成為頂尖的研究者,最好是到國外接受博士教育,你有什么建議呢?
? ? ? ?我認為美國的博士教育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但我不認為人們要長時間的在同一個地方接受教育。我鼓勵韓國的學生去歐美學習,中國的學生也可以去韓國或者歐美參與一些頂尖的項目。我很高興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生在大一大二就有機會到國外參加暑期課程。
9.?您在科研上建樹頗豐,可以給我們有志于科研的同學們一些建議么?
? ? ? ?不斷學習!因為我曾經看過很多在校內做研究做得很好的學生,一旦畢業了、找到了工作或有了家庭,他們就滿足于現狀了。這樣是不行的,我們要持續地學習。我們需要給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給自己動力去實現,不要安于現狀。同時,開放你的思想,與他人一起討論,盡力去幫助別人,因為在人生當中,你成功不僅是你個人的努力還有其他人的貢獻。人要有雄心,這個雄心不是口頭上的,而是心里要對自己有高的要求。
10.?您可以給我們一些寄語么?
? ? ? ?我認為港中大(深圳)正在走向一個世界知名大學的路上。韓國科學技術院用了45年、香港科技大學用了25年,我不確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具體要花多少年達到那個目標,但是我確定一定比上述兩所大學的時間短。就像我之前強調的一樣,學生對于這個學校來說有時甚至比老師重要,同學們應該要努力,給以后的同學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文字:余書華、鐘佳林??
圖片:理工學院辦公室
【訪談背后】我眼中的韓國教授--李在衡
? ? ? ?李在衡 博士,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韓國科學技術院教授,在能源系統工程,碳捕獲、利用及封存,和生物燃料及煉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李教授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之后在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和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Tech)擔任教授,于2010加入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教授于2月底至3月初,在我校開辦了《過程系統工程》短期課程。
? ? ? ?李教授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儒雅。這種氣質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的身上有非常普遍的體現。學校的教授普遍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在自己所在領域有了很深的造詣,于此同時,他們都有一種學者特有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在與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也讓人感覺如沐春風。在研究之余,他們都很注重體育鍛煉。周末在龍崗爬山是一個很受教授們歡迎的鍛煉方式,李教授在周末曾多次與學校教授相約去爬山。
人要找到需要自己、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地方。
? ? ? ?在問及,李教授為何要在2010年從常青藤名校任教回到韓國與現在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任教,李教授的回答都是很相似的。他認為人要找到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即便作為一個常青藤名校的教授,可以享受來自名校的光環和榮譽,但是相較于人才濟濟的常青藤名校,投身于一個新的學校,于他于學校來說,都是更有價值的。當然,李教授作為一位全球性人才,很多地方都會需要他的貢獻,但是他認為人要找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然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也是徐揚生校長,要在深圳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原因:為珠三角地區培育頂尖的全球化的人才。學校的教授團隊大部分都曾在國際知名高校任職,他們選擇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想必與李教授的想法有共通之處,為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做出一份貢獻。
如果想要獲得全球的競爭力,必須要學習好英語。
? ? ? ?在全球的高校中,英語授課變得越來越普遍,對于不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同學們來說,語言成為了學習的一個障礙。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作為一所英文授課大學,許多同學和家長在報考本校之前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語言方面的疑問,擔心同學們在入學之后會不會因為語言障礙而影響學習進度。李教授表示,語言障礙的問題在韓國大學存在,韓國的同學甚至教授們對于英文授課的事情也提出過質疑。但是,李教授認為,英語不僅僅在全球溝通中是一種國際化的通用語言,在學術界,更是一種重要的學術語言。現代的人才,如果想要獲得全球性的競爭力,必須要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努力學好英語。
? ? ? ?李教授在青少年時期就離開了韓國去到美國學習,直到他在2010年返回韓國,他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將近20年,因此李教授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本次采訪,由來自理工學院的大一學生余書華由英語提問,由來自經管學院的大一學生鐘佳林進行采訪記錄,采訪全程以英文溝通與教授溝通。由此可見,在入學一個多學期之后,同學們的英語表達和聽力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同學們入學英語平均分高達135分,在英文閱讀方面是有良好的基礎的。在大學所需要提高的,是英文聽力和英文表達。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英文聽力和英語表達,除了日常的英語課程,還有由學校教授在課余時間執教的英語俱樂部。學校的English Animator社團作為學校第一大社,是由大二學生組建的學習英語的社團。這些,都對同學們的英語提高作出了很大的幫助。
要不斷的的學習,要有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人在心底要有雄心。
? ? ? ?余書華同學提到,要想像李教授一樣成為某個領域的尖端人才應該要具備什么素質。李教授第一個提到的是現代人才所需要的必備素質是要有獨立批判的思考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的學生在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上要優于東方的學生。隨著文化的融合,這個現象也在不斷的改善。但是同學們應該要注意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二個是,當同學們走出校園,步入社會之后,很容易滿足于自己的生活現狀,不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他表示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一生中不斷的學習,并且在心底給自己制定一個高的目標,并向目標不斷的前進。內心要有雄心,才會轉化為前進的動力。這兩點,應該就是李教授能夠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在新能源領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吧。
要多花時間與家人相處。
? ? ? ?在問及李教授的課余時間安排時,我們本以為他會回答一些興趣愛好,諸如爬山、高爾夫一類的,但實際上他的答案是和家人相處在一起。這是一個既出乎我們意料,又非常合乎情理的答案。李教授年少離家,人到中年回歸韓國,他提到,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想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因為可以更好的陪伴自己和妻子的父母?!霸谡n余時間和家人相處在一起”,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感動的答案。李教授在追求自己在學術方面的價值的同時,也沒有忽略自己的家人。
在訪談結束后,李教授也和我們進行了合照,并表示他和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很愉快的下午。我們期待明年,教授再次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進行短期課程的時候,能夠再次采訪李教授。